首頁 生涯專欄 職場生存
同事都安靜離職了,我還要努力嗎?

疫情後的工作職場出現了許多重要的轉變,除了席捲歐美的大離職潮,沒離職的人也默默地在現有的工作崗位進行「安靜離職」。

 

所謂「安靜離職」是指雖然沒有真的辭職,但在工作上只做自己份內的事,拒絕為公司馬不停蹄的效力,將生活與工作明顯劃清界線。

疫情前職場中普遍崇尚的「積極進取」、「勇於承擔責任」、「相信努力就會得到相應的回報」等價值觀正在逐漸被挑戰,雖然許多人會憂心這樣的趨勢會導致社會總生產力下降,但我認為這樣的浪潮並非壞事,因為這是迫使工作者停下來、反思後再出發的必經之路。

 

過去幾十年來,工作者如在轉輪中不斷奔跑的倉鼠,沒有清楚想過自己所為何來就汲汲營營的將生命投入工作,疫情則是迫使倉鼠離開不停轉動的輪子,好好思考工作與自己的關係,以及如何把人生活得更有意義並同時滿足個人獨特性。但是,停下來思考的過程固然重要,我們仍必須警覺,長期的安靜離職其實也是種精神內耗,每個人天生都需要成就感與被認同感,與其追求平庸,不如主動找到熱情,為自己的人生掌握主導權!

 

即使周遭的同事正處於安靜離職的狀態,你也可以選擇跟他們不同的態度,先試著問自己:

「我喜歡目前這份工作嗎?我在這份工作還有想學習的地方嗎?」

 

如果答案為Yes

就不用擔心其他同事的態度為何,想清楚自己的成就感來源、列出自己還想努力的目標,思維自然就會從「我幹嘛為公司做這麼多」變成「這些工作都是讓我打怪練等的機會」,善用公司提供的機會來成就自己也是創造雇主和工作者的雙贏。

 

如果答案為No

你可能就要開始思考是否有轉職的必要,如果你一直都有自己嚮往的領域或是正在進行的副業,是時候該誠實面對自己、好好思考是否該花更多時間去嘗試或是精進;如果你還很迷惘,不知道自己喜歡甚麼、也不知道甚麼會讓自己很有成就感,可以看看我另一篇文章<找不到有熱情的工作該怎麼辦>。

 

PwC 在2022年5月發布<2022希望與恐懼調查報告>,針對全球44個國家、約5.2萬受雇者調查,台灣受訪者有五成以上轉職原因是因為想在工作中真正「做自己」。「做自己」包含做自己有熱情的事、身處多元包容的工作環境、與理念相同的公司一同成長等,而與其在工作中無法做自己而用「安靜離職」作為無聲的抗議,不如主動出擊,選擇能「做自己」的工作場域與內容,在工作與生活中得到雙贏,活出充滿自信與快樂的自己!

 

作者 Tia
國際生涯發展認證諮詢師CDA
人才與組織領域顧問
https://tw.linkedin.com/in/tia-hsu-7189b28

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