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環境的抗焦慮適應術
2023-11-09
416
1
生涯發展是一連串不斷抉擇與適應的歷程,一般職場中的試用期大部分是三個月(有些公司會因為發展需求而縮短時間);在學校會都有新生訓練或迎新活動讓新生認識學校環境;也有些人出國工作或讀書,更會有文化生存的適應議題。然而人為何到新環境會需要一些時間適應呢?而身旁的家人朋友又可以如何陪伴著我們度過適應的過程呢?
「適應」一詞是源自於達爾文的進化論,他提到生物為了生存需要不斷的改變以配合環境的變化,後期學者則將適應視為個體與社會環境奮鬥的過程。行為心理學家針對學習歷程提出許多不同的實驗和研究結果,提到適應有兩種過程:一是「刺激反應論」認為是刺激與反應之間所產生的連結或增強的結果;二是「認知論」認為是個人透過對情境的觀察與了解所獲得認知。簡言之
「適應是每個人經由與環境互動的過程而發展出賴以維生的策略」。
- 焦慮是因為生存不確定感
有時候我們的適應策略(或稱問題解決)的方式不一定都能解決問題,造成心理衝突產生焦慮,焦慮的根源是我們對未知的「不確定性」。大環境變化多端,很多事情總是讓我們措手不及,因此生存本能的啟動就會對未來產生擔憂。
以下提出七點有效的抗焦慮適應術,目的是讓大家在工作與求學之中能「創造出最高的產能與價值」,在人生的道路上發展得順遂。
- 熟:適應環境首重要熟悉環境。知道屬於自己的空間、掌握較常跟你互動的人物角色、了解自己的職責,以及至少也要知道哪裡可以如廁倒茶或自由活動的空間…等。
- 學:對新事物不了解時就更需提升學習的本能。觀察其他人的言行互動、主動學得處理事情的流程、新舊方法的磨合應用…等,讓自己逐步與環境融合。
- 問:方法是問出來的。帶著好奇心並主動發問,在互動的過程中建立與他人之間的合作關係,當然更需要懂得察言觀色以及運用同理心,找對的人、對的時間問才會事半功倍。
- 信:對自己要有信心,以及建立他人對你的信任感。先做自己最擅長、最專長的能力,並積極學習如何與團隊工作,創造雙贏。建立對自己的信心,掌握了自己,不確定感就會降低。
- 轉:心轉境轉,妥善情緒調適。焦慮有時候也是因為擔心自己做不好、或怕帶給別人負擔,但這些非理性信念都是阻礙我們發展的絆腳石,若不斷的給自己壓力,結局一定物極必反。因此留給自己一點時間思考與調適,遇到真正壓力事件時,找尋因應方法。
- 人:增加人際資源,懂得呼喊需求。當適應出現障礙與卡關時,要懂得求救,主動說出自己的狀態與感受讓家人朋友知道可以如何協助你,如果硬撐,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同時家人朋友給予關心的方式,有時候容易與我們的需求沒有交集,因此傾訴自己的同時,記得一定要讓他們知道你需要什麼樣的方式協助,例如:靜靜傾聽或適給予建議…等。
- 身:身體舒適安定了,很多事都將由刃而解。生活作息正常、適度運動活化腦部,多補充提升血清素的飲食,讓自己隨時保持正向樂觀的狀態面對環境。
- 多數的焦慮都是不必要的
當你覺得焦慮不安時,可以試著腹式呼吸、按摩放鬆,讓自己放鬆下來。之後深層的感受自己的焦慮感都在擔心著什麼。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很多焦慮的真相其實只是因為自己還沒有準備好,或是對新事物的不確定感,或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等所產生,因此更是要把自己給穩下來,才是適應環境最重要的根本之道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