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幾位八年級生,二十幾歲出頭,對於這個世界無論是學習、職場、或是生活各方面都充滿了好奇,想要盡情探索。
女孩已經進入職場,從小就讀美術班的她後來選擇了護理專業,已經成為了一名護理師;男孩正在就讀研究所,高中就讀環境科學班的他,大學和研究所都選擇了歷史學系,研究科學、醫療史。
我想要過怎樣的一生?
被廣泛應用的舒伯(Donald Super)生涯發展理論,其中生涯彩虹圖中展現的人生是多重角色的組合:兒童、學生、工作者、公民、休閒者、伴侶、家庭照顧者,而橫跨的時間階段從成長期(14歲前)、探索期(15~24歲)、建立期(25~44歲)、維持期(45~64歲),到衰退期(65歲後)。符合理論的狀態下,求學階段我們會盡情地對世界展開探索、進行試探、然後做出初步選擇,之後才是在職涯的道途中持續發展、改善以及累積,然後退休。但是在時代變遷下,近年來我們卻看到為數不少的例子:或許在學生階段沒有盡情探索,出社會之後選擇的工作結果並不喜歡,年過三十開始尋找自己真正的興趣。大學一畢業就結婚,成為全職家庭主婦,等到孩子成年,開始尋找自己真正的興趣。或是從求學、出社會、結婚之後,仍然因為各種原因,持續地轉換工作。
這樣看來,所謂的探索期有時候會延至三十、四十歲,而做出職涯選擇以及持續發展則會落在五十歲或之後,原因可能是為了更好、更適合自己的選擇,也可能是因為大環境改變而非自願轉換,不一定每個生涯發展階段都有辦法寧缺勿濫,需要考量各個角色之間的平衡,以及來自外部內部的支持以及資源、自己的興趣及想法,就業市場與個人技能的適配。
多方探索?寧缺勿濫?
其實,就讀於美術班的女孩在高中時期對於未來的職涯選擇,除了興趣考量以外,同時希望有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像是母親護理師的工作就十分穩定;同時看見學長姐大多成為了美術老師,繼續讀美術也不是不行,家人對於她的選擇都很尊重。於是想了想自己的個性,希望深入了解其他新的領域,讓新的領域成為藝術創作的養分;這樣同時兼顧兩者的選擇,比較符合自己好奇、喜歡探索的個性。
然而,成為護理師之後,醫院待了一年,收入不錯但彌補不了因為作息顛倒而造成的健康影響,在考量收入與健康的平衡之下,轉而選擇了診所的工作,離家近、薪水差不多、作息正常,也有時間繼續畫畫。
年輕的時候,對於世界的理解(無論工作或感情)有一部分來自於原生家庭,但是來自原生家庭的觀念不見得完全符合社會現實,需要持續探索以及釐清;而有了一定的人生歷練之後,價值觀漸趨成熟,也得以客觀理性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世界,寧缺勿濫或許可以是一種選擇。
對我而言,重要的是什麼?
通常,寧缺勿濫的情形不會在探索期發生,因為可能還不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不要的又是什麼;通常是參考原生家庭、師長建議,直到學習了一項專業、初出社會、對於職場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更認識自己、對於未來生活的規劃更有想法。這個時候,過去的累積也可以讓自己選擇理想的工作以及伴侶,因為存了一些錢,所以願意多花一些時間找到心目中的理想工作;因為已經工作了好幾年,希望能再回學校進修,轉換職涯跑道,三十歲做的決定和二十歲的應該不會一樣,四十歲做的決定也和三十歲的很不一樣。
要賺錢?更高的職位?希望兼顧家庭,還是工作不要求但健康擺第一呢?
不同時空背景有不一樣的寧缺勿濫,對於現在的自己來說,什麼才是重要的呢?
同時也問自己,在尋找理想工作或伴侶的過程中願意等待嗎?可以等待多久呢?
如果一直找不到理想中的工作或伴侶,可以忍受過程中的孤單寂寞,以及不被理解?
如何實踐這張人生藍圖?如何選擇工作及伴侶?
在可能的範圍內,可以慢慢想,也可以多方嘗試,保持耐心等待,雖然說--時間不等待就是了。
男孩說,他打算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未來對於成為一名歷史學者有著憧憬,卻也不免對於出路感到擔心。
–
作者
鄧維萱(Molly)
CDA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
contact.morihuahua@gmail.com
聊一聊,遇見你,也遇見自己
https://vocus.cc/user/@morihua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