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歷程中有時會有那麼幾個時刻,突然就停下腳步,並不是為了休息,而是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像是脫離眼前事物一般的感受。
尤其出社會後,大部分時間在工作中度過,當我們走出辦公室,結束通勤回到家中,從一個時常忙碌的環境轉移到熟悉放鬆的環境,打算好好補充能量時,這股脫離的感受,就像一陣突來的浪,打濕沙灘卻不見蹤影,抓也抓不住,油然而生地寂寞。
結束一天工作,突然產生的空虛感,常常是來自沒有準備接下來的時間可以做的事情,讓狀態轉換時常猝不及防,可以利用以下幾個方法來減少轉換過程的落差感。
1. 做家事
人通常是很容易閒不下來的,透過做家事不只讓自己持續有事情做,由於家事通常不難,因此也能讓大腦從工作狀態慢慢放鬆下來,或是利用這時候發散思考,讓想法隨意連結和想像,或許也能激發不一樣的創意。當然也能夠在做完家事後獲得成就感,以及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2. 發展興趣
工作時常常是目標或主管決定需要做的事情,而下班後需要自己決定必須做什麼事情時,就容易不知所措,因此可以安排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像是烹飪、閱讀、拼圖、運動或甚至是近年來越來越流行的室內植栽等,讓自己單純做喜歡的事情,並且沒有KPI壓力,只有做的開不開心。
3. 與他人建立深度關聯
寂寞是一種感受,可能是來自一時找不到自身定位,一時感到孤立無援,因此如果當我們產生這樣的感受時,會希望能夠抒發,此時如果有熟悉的親友,能夠協助理解自身感受,就可以透過他人陪伴排解情緒。但不論是誰都並非應該無條件協助自己,因此在平常就可以多去關心自己周遭的人,培養自己的觀察力與同理心,如此一來,當自己需要陪伴時,他人也較願意給予協助。
4. 讓自己充滿好奇
好奇正是對於生活保持熱情或是產生行動的重要來源,就像充滿活力的孩童一樣,他們總是對世界感到好奇,什麼都想問什麼都想知道。當我們對事物保持好奇,就會試著去找尋答案、試著透過行動來了解,而我們也會因為好奇而對生活帶來期待和行動,而減少因為工作而導致下班後不知所措的狀況。
5. 減少與他人比較
透過社群軟體可以看到其他人多采多姿的生活,下班了仍然持續進修,或是透過規律運動展現好身材等,容易造成自己似乎非得做點什麼的想法,進一步強化自己似乎過的空虛的想法。有時候活動多的人只是用事件填補時間,其實內心仍然感到空虛,如果因為對方刻意為之的表面生活影響自己,反而得不償失。
以上做法,無非是取回自身時間的掌控權,並且不要被外在事物給影響。下班後,讓自己有能夠專注或是喜歡的事物,甚至是知心的親友能夠陪伴,而不去追求屬於別人的,自然而然能夠獲得滿足以及專注,進而減少寂寞感。
若嘗試上述方法仍感到空虛寂寞,可能是內在不滿足的深層呼喊,可嘗試深層的自我探索、或是內在需求與意義感的探詢,幫助自己探索內在的深層渴望。
–
作者 Steve
CDA 國際職涯諮詢師
在人資領域持續為適才適所努力
Linkedin:Steve Ci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