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霸凌者是否能意識到:自己是在莫名情境下,發生「欺負」行為?!
答案可能是:只是剛好對方「落單」,就隨興動手、調侃說說嘴而已。
【選擇靠行,當下就是幸福嗎 ?】
還記得小時候分邊玩遊戲,最常說「YA!我們是同一國的!」覺得興奮!
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後,開始出現念頭「為什麼要跟你同一國?」懊惱或「還好沒跟他同一國」竊喜。
如今事過境遷,到底是我們錯選了誰?又或是讓現實綁架所以無奈接受選擇!雖此,面對更大未知風險,也得繼續「創造關係」友好下去。
馬斯洛(1969)提出需求理論第三層:社會性需求(愛與歸屬),告訴我們有獲得愛人及被愛之穩定信任關係之需求,其中包含親情、友情、愛情及工作角色關係等。建立社會交換系統獲得更豐盛資源關鍵,因此「讓關係發生」是第一步,舉例在職場上,工作角色穩定關係心理歷程就包括為二:能成為某一團體份子而於有榮焉這是「認定」歷程;其二願意投入貢獻個人能力換取團隊支持、讚美,「認同」歷程。
【人多勢眾的人際經營】
因此如何建立社會影響力之關係呢?「連結」吧!非僅僅「接觸」,從「您好!」到「謝謝您!下次如何跟您連絡?」。同時必須能覺察建立關係的動機,是以利益或情感交換需求為目的;最終選擇並非概括全受,是經過適當篩選存入人脈存摺。當然社會關係建構,常受到情境因素影響,連結非單一性而是有網絡性及多元性樣態,「好感」、「志趣相投」、「淵源性」等是延續關係之關鍵,或許主觀第一印象或族群刻板印象,就可能開始影響關係連結強度,刻意「轉化」人際行為就更為重要了。
【穩固信任關係】
在投入職涯角色歷程,能有「歸屬感」,絕非來自表層關係建立,是進入「認定」、「投入」、「認同」、「勇於承諾」、「利他行為展現」等認知歷程,而所累積出的行為結果;特別是加入「革命情感」歷程,將加速角色關係建立,因此必須能透過「經營」動態過程,有意識「刻意」才有機會發展成為持續穩定且具防禦性及功能性關係。
總之,主觀感受自己「被排擠」的行為意識,會嚴重影響職場投入及適應發展歷程,但也非不可逆性。就從開啟人際主動性及彈性度,有意識降低自我防衛性的行為,「RESET」一次吧 !!
作者:
Casper / CDA國際生涯發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