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人力銀行「2023年新鮮人就業現況」的調查中,職場新鮮人的平均期待薪資是35,186元,這個數字在通貨膨脹持續嚴重的情況下,也將持續攀升。進入職場是被市場評估和訂價的開始,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許多人從就學時期就不斷地參加實習、累積打工經驗,希望自己在真正進入職場時,能夠得到一個好的「價格」。然而,卻有人逐漸發現儘管履歷上打工、實習經驗豐富,為什麼起薪還是不高?
首先必須和大家說清楚講明白,關於起薪高不高這件事,是個比較值並非絕對。是以上方的平均期待薪資35,186作為基準,還是和某同儕每月50,000的薪資相比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再者,不是打工實習經驗多就能保證初入職場的起薪高,這兩者絕無真正的關聯性。筆者只能暫且說:打工實習經驗多,只是讓你在眾多應徵者的競爭中,讓面試官覺得你是個對自己生活認真、較早擁有社會歷練的人,因而提高收到面試邀約的機會,絕不是確保薪資高低的關鍵因素。那究竟影響起薪的有哪些因素呢?以下分為四個面向進行說明:
【一、核薪參考項目】
所謂的核薪即是根據應徵者過往的工作經歷、福利薪資等進行評估,並按照公司內部規範的項目進行核薪,白話一點翻譯即是:要給這個應徵者多少的薪資,是依據內部規範的項目,可能包含:學歷、證照、總工作年資、與應徵職位直接相關的工作年資等,而一般專業工作者比較看重的是與應徵工作直接相關的工作年資,打工實習只能算是通才的工作經驗。(舉例說明:若應徵一份業務專員的工作,公司會以過往你有實際直接擔任業務經驗的工作資歷作為核薪的基準)打工實習經驗比較是綜合能力的培養(溝通、團隊合作等),較無涉入太多專業技能/能力的領域,也因此無法在起薪上有過多的助力,但這些經驗仍是進入職場非常好的資產。
【二、市場平均薪資水準】
依勞動部調查111年初任人員(畢業生初入職場之受雇人員)薪資的資料顯示,平均月薪為3.4萬元,其中人數在基本工資(111年度為25,250元)的比例占了24.2%。企業在進行內部薪資水準設定時,會參考與自身企業相近的產業類別或是公司,進而訂立基準(Payline),其中基本工資只是最低門檻的參考值。這些平均薪資數據一般由顧問公司進行統計與分析後產出報告供企業參考,企業為維持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並留任優秀員工,就會與市場的薪資水準進行衡量(Benchmark)。
【三、產業類別】
呈第二點,報告中也顯示初任人員以從事月薪製造業4萬元最高,住宿與餐飲業2.8萬最低。這牽扯到企業產業營運利潤的運作模式,和總體商品/服務訂價以及總成本控管有非常大的關係。這也是為何常聽大家說:付出同樣100%的努力,要選具有前景的產業類別,薪資才有提升的機會。雖然我們常鼓勵民眾追求自身的熱情,但產業的薪資的確就是無法避免的現實考量與選擇。
【四、公司發展階段】
撇除大型上市櫃公司,也就是收益比較穩定的公司型態,國內其實不少新創企業,而新創企業常見的階段包含
種子期(Seed)、創建期(Startup)、擴充期(Expansion)、成熟期(Mezzanine)、重整期(Turnaround)。從一剛開始營運目標、商業模式等都尚未成熟的階段,慢慢地到產品市場測試、量產最後穩定資金收入的狀態,每一個階段公司所擁有的資金和資源都不一樣,對於人才聘請的成本管控也會隨之調整,因此企業的發展成熟度也是決定新進人員起薪高低的因素之一。
綜上所述,新鮮人起薪的高低的決定權較多在企業方,但隨著資歷和能力的累積,工作者就有更多的籌碼與企業進行薪資的談判,不變的法則便是提高自我的不可取代性,你就會越來越值錢!
–
作者
Emily
CDA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