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生涯專欄 生涯難題
紮穩腳步就業再出發,職場接軌從「心」開始

        筆者最近上amazon了解美國近年來坊間所出版的有關求職方面相關書籍的內容時,發現一個共同現象,許多作者都不約而同的在最新版本中提到2008年的金融風暴,並且將此時間點視為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認為自此時開始全球的就業市場在本質上將有重大的變化;筆者歸納其論點不外乎認為,企業對於用人選才將會更加謹慎,而任何有意轉職或就業的人也應該重新思考自己的求職對策才能因應這種巨變

        如果把時間拉長來看,美國並不是只有在2008年才出現就業市場的重大衝擊,從19世紀末開始迄今一百多年的期間就發生過幾次因為經濟蕭條所導致的大批工作者失業的現象,令人印象比較深刻的不外乎1929年起的經濟大蕭條所引發的失業潮,甚至有學者認為當初的失業狀況比起目前歐洲希臘西班牙等若干國家還要嚴重;因此儘管有許多求職就業領域知名暢銷書作者(如歷年來其書籍已銷售超過千萬冊的Richard Bolles或是Jay Conrad Levinson)以及專業求職輔導機構(Five O’clock Club或是LHH)都主張,現在的求職者應該用全新的思維來因應大環境的變化,但筆者認為以動態的觀點來因應就業市場的變化本來就是求職者隨時應該抱持的觀念,妥善運用因為數位時代的來臨所應運而生的新管道與新平台,如GoogleLinkedInTwitter撲浪、微博等等固然重要,但在這些應用方法或工具之下仍有其基本的人境媒合概念基礎必須有所理解,才能在求職就業行動上發揮最好的效用

 

        此基礎首推有就業輔導之父的Frank Parsons由其同事於1909年出版的Choosing a Vocation這本書中所提倡的架構,筆者把其內容簡化為知己」、「知彼媒合三部分,其概念如下圖所示



        知己就是先清楚了解自身的各項條件,包括知識、興趣、技能、能力、性格特質、工作價值觀等等內涵,另外也得對外部工作世界的內涵加以了解,接著才能以自己的職場條件爭取符合要求的工作機會,此即為一種人與工作的媒合歷程;這樣的概念架構雖然至今已經超過百年的歷史,在這百年期間也有許多學者站在不同的典範立場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但在實務上,無論是從職涯的輔導或是從人資甄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架構至今依然適用且存在,因此我們在思考求職就業時仍可以將此架構當作行動的基礎


        筆者實際的田野經驗是,有些求職者並不知道該如何認識自己的職場優勢,有些求職者對於外部工作世界的內涵毫無概念,而有些求職者並不了解如何有效媒合自己的職場優勢和工作的要求與條件,因此在求職的歷程中始終無法順利就業或轉業;更嚴重的是,無論是在學校針對即將出社會的應屆畢業生或是就業服務中心失業轉業的民眾所做的訓練需求調查,有相當大比例的人都認為自己並不需要接受求職就業以及就業後職場適應等相關的訓練;對於面臨職場轉銜的人而言,如何打造勇闖職場的三大本錢,可以分別從人力資本、社會資本以及心理資本等三大資本加以說明:

 

        首先是人力資本,簡單的說就是職場的能耐,筆者過去在與許多待業民眾的互動中不時可以發現,只有相當少數的人能清楚了解自己究竟能協助企業解決什麼問題,能清楚說出自己獨特職場優勢的人更是少數中的少數;針對這個部分,筆者建議求職者在求職準備時不妨回顧過去的職涯發展歷程中曾經出現過的亮點,例如找出過去曾經受到讚賞或是賞識的經驗,分析自己能夠得到讚賞的原因是什麼?而這些把事情做好的原因是否是自己獨有的?如果其他人也具備,自己的能力有沒有比其他人更好?想清楚這些問題之後,再想想看如何將這些自己所擁有的獨特優勢運用到職場的轉銜上。

 

        接著就社會資本面來說,此處的社會資本主要係指人際網絡豐厚度,許多民眾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之下,隨著待業期間的增長,也逐漸讓自己與其人際網絡疏離,甚至無法鼓起勇氣向親朋好友尋求資源與支援;然而在實務上,透過人脈重返職場的例子時有所聞,也是家常便飯,實在不需要因此對伸出援手的親友感到歉疚;因此筆者經常建議求職者應該仔細盤點一下自己的人際網絡,建立可以協助自己與職場接軌的名單,並在適當的時機和名單中的人脈重新取得聯繫,並勇於尋求協助。

 

        最後就是心理資本的部分,過去有相當多的心理學研究證明,心理素質的強度對於個體職涯的成就、人生的滿意度與幸福感等均有正向的關係;其中包括相信自己能做好一件事情的自信心、對未來具有清晰目標,且會想要運用適當的方法透過適當途徑達成目標的希望感、面對各種不利情境時可以用正向的方式歸因的樂觀態度、以及在遭遇挫折與打擊後仍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回復到原來狀態的韌性等,上述由自信、希望、樂觀與韌性等四大向度所構成的心理資本更是能否讓人得以紮穩腳跟重返職場的一大關鍵,更重要的事,這四大向度的心理素質並非天生具備的,只要透過適當的自我訓練都可以有效加以提升。

 

        最後請容筆者再提醒一件事,「主動積極」在整個求職就業的歷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工作職缺的探詢與爭取、如何讓自己的履歷表脫穎而出、通過面試關卡並談出最佳的工作條件、甚至履歷表寄出後及面試後的追蹤、甚至就業後的職場續航等,主動與積極的態度都是能否成功就業的勝負關鍵,若想要順利與職場接軌,就從開始吧!

作者介紹

呂亮震

大家好,我是亮震老師~

作者其他文章

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