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生涯專欄 生涯難題
為什麼明明不喜歡卻還不離職?或許是你心裡還有放不下的理由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身處在一個不舒服的職場,卻沒辦法堅定的轉身離開?

甚至在某個瞬間懷疑自己──是不是正在變成那個「你不想成為的那種大人」。

這種矛盾感其實很常見,當我們陷入低潮,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太膽怯,缺乏改變的勇氣。

其實,留下來不一定代表不勇敢,而是心中仍有某些難以割捨的「想要」,讓我們暫時離不開。

 

為什麼不喜歡這份工作,卻離不開

很多人因為無法離開有毒職場,會自我懷疑甚至否定自己,但就像離職一定有理由,而留下來也一定有原因。

當你明明有理由離職卻沒有行動時,很可能是潛意識裡,你正在維護那些難以捨棄的價值。

這些價值也許是穩定的薪水、契合的同事,甚至是一個還不錯的頭銜或權力。

換個角度想,不走並不代表你被困住,而是心裡面還保有一些你沒辦法輕易放下的事情或情感。

 

讓留下具有價值

職場絕非十全十美,雖然我們暫時離不開,但留下也總要有所獲得,如果對於留下的理由模糊不清,很容易一拖再拖,最後卻什麼也沒有得到。

留下來不能只是認命,而是要有目的,問問自己「我到底為了什麼留下來?」、「我想要在這裡得到什麼?」,當你心裡有了「我要帶走什麼」的答案,將吸引你留下來的理由具象化,留下才有意義。

千萬不要帶著怨氣留下後,卻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在離開時也什麼都沒獲得。


金錢耗費了總能再賺,但青春沒了就是沒了。

三步驟辨識內在驅動力,設定明確目標

那麼,該如何讓你的留下更有價值?

這裡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三步驟帶你盤點現況、規劃未來,快跟自己展開一場深度又誠實的對話吧!


第一步,寫下你真正想要的

首先,問問自己:「我最希望從工作得到什麼?哪些條件會讓我心動想轉職?」

可能是穩定的收入、事業的成就、自主的工作模式、學習成長空間、人際關係,甚至是理念的契合等。

請列出5~8項,並依重要度排序,避免失焦。


第二步,檢視現況,找出缺口

回到現實,看看目前的工作給了你什麼?你是為了什麼還願意留下來?

是因為薪水穩定?還是自主度高?或是工作頭銜讓你有成就感?

那些就是你暫時留下的原因,當你能誠實看見這些價值,就會理解,留下並不是膽怯,而是選擇。

接著,把它和第一步的清單比對,就可以找到內在渴望的缺口。


第三步,設定階段性行動目標

為了實現「真正的想要」,你需要設定階段性目標,讓自己逐步實踐成為理想中的模樣。

階段性目標分兩個層次,分別是「在現職該守住」的及「現職以外的追求」。

我們已經辨識出這間公司能讓我們願意留下來的「價值」,現在該做的是守住它,並給出階段性目標,例如:一年內要學會某項技能、累積多少存款、爭取晉升等。

而現職無法給的缺口,則是現職以外的追求,例如:規劃創業、準備轉職所需的條件、學習新技術等。

舉例來說:你想創業卻因資金不足,現職就成了經濟支持,同時,你也要開始規劃創業所需要的技術與資源。

又或者,你渴望更多挑戰與出差,那麼就開始蒐集資訊,哪些公司提供這樣的機會?自己還需要補足什麼條件?

最後,別忘了將目標轉化為行動計畫,並設立里程碑,定期檢視自己是否仍值得留下,以及是否已為下一步做好準備。

當目標清晰時,留下就不再只是拖延,而是一段有方向的規劃。

 

該停的時候,也要勇敢停下

當然,幫自己設定停損點是必要的。

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嚴重耗竭,甚至連健康都亮紅燈,那就不是該思考「為什麼留下」的時候了。

當一個環境已經嚴重影響到你的身心狀態,就該勇敢停下來,不要因為莫名的堅持而讓自己受傷。

停損不是逃避,而是給自己一次喘息、重新思考與自我修復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沒有人希望多年後,才發現自己因為工作把身體拖垮,成了當初最不想成為的大人。

 

帶著理解前進

如果你正身陷在大家口中的「有毒職場」,但卻還沒辦法離職,請不要苛責自己,這並不是懦弱,你只是有一些無法輕易捨去的理由支撐你留下來。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釐清內在真正的想要,放下對自己的不諒解,更有目標的往下一階段前進。

 

如果你對自己的職涯困境仍不清楚,也別擔心,可以尋求職涯諮詢師的協助,搭配職涯測評工具進行盤點,陪你更快找到清晰的答案。

作者介紹

潘葦宸

溫和洞察、智慧陪伴,陪你傾聽自我,找到職涯答案與前進的力量。

作者其他文章

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