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一定得經歷職涯規劃途徑?相信大家都有一套自我說服的方式,坊間也有不少具有步驟性及條理性的工具書提供參考。或是否跟我一樣,曾經掉進「職涯規劃是否為生涯發展之必要歷程!」之思辨中,有一種說法「我們早以透過不同途徑面對著現實樣態,走在生(職)涯藍圖之中,只是不自知而已。」
【個人職涯決策風格影響】
當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各國邊境也逐漸解封開放,你有計畫去哪個國家,衝一波去旅行嗎 ?!打算用什麼方式旅行,自由行?(自主性高、目標風險高)跟旅行社團體行(自主性低、目標風險低)?還是半自助方式旅行?(自主性及目標風險中等)或者延後計畫,繼續觀望再看看?例如:讓時機更成熟點、讓現在工作更為穩定點、讓小孩再長大一點、目前父母需要多點關心照顧,還是理由簡單到讓定存到期,再看看吧。其實我們一直都盤算著,也鼓起勇氣不停歇走在生涯的旅途中做出選擇。但最終如何方式寫下人生風景?!我也好奇。
在生日時會吹蠟燭許願、流星劃過也能許願或藉由信仰儀式藉由許願下而能多點好運,都是從「我希望…」起頭。因此職涯規劃,也可以是「我希望三年後自己工作生活能是如何的狀態?!」。
【持續性職涯發展關鍵:自我價值觀與風險目標連結】
自我價值觀衝突與自我風險目標設定,影響職涯投入方向性及持續性。面對價值觀衝突可以選擇自主開放的「合作策略」,進而自我釐清或強化社會適應力。風險目標,指職涯歷程個人評估願意承擔風險目標程度,會影響預期與實際執行結果。因此造就出不同職涯規畫意圖及策略。例如選擇的是:「只要錢多、事少、離家近」或「成為科技新貴」、「搭上零工經濟斜槓人生」、「實踐助人為快樂之本之工作角色」自證預言等。
【直指未來之完整的思考行動】
職涯規劃是具有同中求異(創意)或異中求同(穩定)雙向性,但沒有一個職涯發展成功典範,能提供完整複製且保證一樣成功途徑。
美籍教育學者及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提出「完整的思考行動」(Complete Act of Thought)倡議以未來時間軸最為思考準則。此學者認為,所謂的思考是一種「反省思考」,基於我們所工作生活的社會,並非線性脈絡能提供安置妥當的處境,而是一個不斷相互影響且多層次變化的環境,因此主張「反思並非回顧過去,而是在於前瞻未來」,更有助於高動機、責任感及自我效能感,強化了生活價值。因此專注未來時觀點及思考個人處境機緣也成為影響職涯規畫執行結果因素。因此職涯規劃有其意義及必要性,就算人們仍相信計畫來不及變化的發生經驗。到底可以如何起心動念具結構化的做好短、中期職涯規劃呢?
【嘗試做為自己的職涯發展諮詢師吧!】
延續上述對職涯規劃目的之理解與個別差異性決策風格,接下來可利用以下肯定式探詢問句,自我反饋,更多層次掌握職涯發展之企圖,建議以下問題,以書寫或圖像方式完成。
■「我有興趣且具備專業知識技能可解決哪方面的(社會性)問題,以換取工作報酬及成就感?!」
■「我有什麼成功經驗能說服對方相信自己是具備勝任力,那段經歷事件具體描述內容為何?!」
■「能擁有何種情境或資源支持著我,面對挑戰也保持持續性及堅毅的行動力?!」
■「假設過程逼不得已必須放棄新的挑戰機會,可能重要原因會是什麼?」
■最後一個提問:「我可以想像且具體描繪職涯終點滿意成功圖像是 ?誰會在畫面中,此刻對方會如何讚美自己?」
透過上述提問將產生自我職涯規劃之關鍵字,仍需連結外在產業人力需求現況,以利有效做出短期職涯規畫之行動方案。
最後,本文是以「優勢精彩、機會創造」正向心理學之基礎,以職涯為議題之肯定式探詢應用,建議可選擇自主,或經專家引導協助下進行。
–
作者:廖永祺 Casper
CDA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