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生涯專欄 生涯難題
你不創價,就等著過期:職涯中的保鮮期提醒

這位朋友,職涯一路都很漂亮。

從大學畢業後,他就加入了外商,專注在FMCG、F&B連鎖的品牌行銷,待的每一家公司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你說他沒有成績?他把產品賣進市場、打進消費者的心智,換過幾家公司,頭銜也愈換愈大。

直到某一天,他累了。零售業的節奏不是每個人都能一輩子跟得上。每日每夜的加班、每週都在滾動的業績壓力,讓他決定給自己一段 Gap Year,不為逃避,而是讓自己有空間問:「我接下來,想做什麼?」

這一年的放飛,讓他接觸了各種活動、社群、人脈,也重新看見自己其實熱愛「幫助品牌走出國際」這件事。這是他在外商多年養成的視野,也是一份藏在心底的願景。

後來,他進了一家台灣本土品牌,一家有機產品公司,老闆看中他的外商資歷,給了他一個很高的職稱,也期待他能帶領這個品牌走出台灣。

但真正進去之後,他發現事情不是這麼簡單。

表現價值前,你要先「創價」

是否帶著外商的光環進去,就能馬上發光?錯了。他先面對到的,是沒有SOP、沒有資料系統、沒有產品編碼邏輯、沒有人手的現實。

過去他在外商學到的一切,在這裡變成「要自己一磚一瓦蓋起來的東西」。

很多人等著看他表現,卻沒人真正伸出手幫忙。他苦笑地說:「我根本像在荒地上搭帳篷,還要自己去種樹搭涼亭。」

他開始重整產品資料、重新撰寫品牌tone調、建立產品USP,連網站內容都重寫了一輪。這些,都不是短時間能看到業績的事情。但我知道,那是必要的基本功。你沒把基底做好,再漂亮的包裝也撐不久。

職涯裡最危險的,是忘記你原來會什麼

我們聊到這裡時,我問他:「你是不是有點慌了?」

他靜了一下,才點頭。

我說:「你花那麼多時間在補別人的洞、蓋還沒起的牆,結果你真正的價值,還沒人看到。你還記得老闆找你來,是要你做什麼嗎?」

這是一句提醒,也是一記輕柔的警鐘,當你長期做著自己不擅長的事,很容易忘記你其實擅長什麼。

你會開始懷疑:「是不是我真的不夠好?」

但其實,你只是站錯了舞台、錯用了時間。

你要在還有保鮮期的時候,創造價值給別人看

尤其是在你剛進一家公司時,那幾個月是你保鮮期。一旦過了這個時機點,你的閃光點、被看見的機會,就會被習以為常、被預設成背景音。

什麼意思?

你就像一顆酪梨,剛進公司那幾個月是最能捏出成果的時候。捏太慢,過熟;捏太快,還生;沒人捏,就發黑。

不是說你會壞掉,而是你在一個地方的價值有時效性。老闆給你舞台,不是無止盡的等待;市場給你關注,也會有冷掉的一天。

如果你沒有在關鍵時間讓人看到你的價值,你的存在感會開始變得「可有可無」。

這不是危言聳聽,是職場的現實。

所以我們一起列了幾件事:

*什麼是你現在還在補的基本建設?

*哪些事情,是你真正想做、也能做出影響力的?

*你要給自己多久的時間,如果事情沒起飛,你願不願意再等一次?還是你要轉身?

我請他誠實問自己:「你還願意為這個品牌賭上你的才華嗎?你想被人看見的價值,會在這裡被放對位置嗎?」

職涯不是看你會什麼,而是你有沒有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方法,把它讓對的人看到。

 

如果你還在等待被賞識,問問自己:

*我今天做的事情,是不是正在創造我想要被看見的價值?

*還是我只是埋頭補洞,然後期待別人某天會突然發現我很棒?

記住~你要創價,別人才看得見你的價值。

而你要趁還有「保鮮期」,讓自己好吃得剛剛好。

別讓你的價值,長期擺在你最不擅長的地方發酵。那不是修煉,那是慢性自廢武功。

找回你最擅長、最熱情、最有感的那個區塊,在那裡「創價」,在那裡被看見。
趁還有新鮮度的時候,讓世界知道你不是來填坑的,是來開疆拓土的。

作者|俠客斐恩 (職涯教練)
外商公司HR,專長於訓練與發展。熱愛陪伴人們看見自己想要的未來,幫助他們找到從「現在」走向「想要」的橋。相信每個人都能在職場與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意義。

作者介紹

俠客斐恩 Fion

一個在職場中游來游去的非典型的人資俠, 帶著你盤點職場籌碼,讓你更有底氣踏出下一步!!

作者其他文章

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