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生涯專欄 職場壓力
職場不委屈的教戰手冊:職場工作者篇
目前「職場霸凌」沒有相關法律條文去定義,若以勞動部的解釋來說,職場霸凌是指「發生在工作場所中,同仁間或主管及部屬間藉由權力濫用與不公平對待,所造成持續性的冒犯、威脅、冷落、孤立或侮辱行為,使被霸凌者感到受挫、被威脅、羞辱、被孤立及受傷,進而折損其自信並帶來沉重之身心壓力。」

職場霸凌對個人心理健康與職場歸屬感帶來重大影響,作為一般工作者,如何覺察並有效因應,是保護自身的重要關鍵。我們可採取以下行動,保護自己並促進職場和諧。

一、 增強覺察力:及時辨識霸凌行為
學會辨識哪些行為可能構成職場霸凌,例如:刻意排擠、公開羞辱或不合理的工作要求。一旦發現自己處於這樣的情境,首先需要冷靜面對,避免以情緒反應激化矛盾。定期反思與自我檢視,幫助了解哪些互動模式可能對自己造成壓力,進而有意識地採取行動。

二、 保護自己:建立紀錄與尋求支持
如果感受到持續性冒犯或不公平對待,可以從記錄開始。將事件的具體細節如時間、地點及相關對話完整記錄,這些都是後續申訴的重要依據。同時,不要孤立自己,與值得信任的同事或上司溝通,尋求建設性的建議或支持,能有效減輕心理壓力。

三、 勇敢表達:設立界線
在面對霸凌者時,保持冷靜並勇敢設立界線,例如:「我希望我們能以尊重的方式溝通」,這不僅能表達立場,也減少對方繼續冒犯的可能性。面對無法改變的環境時,可以適度參與公司的申訴機制,為自己爭取公正的對待。

四、 善用資源:提升自我適應力
友善職場的建立不僅靠管理者,也需要員工主動參與。一般工作者可參與公司提供的員工輔導計畫(EAP)或心理健康支持計畫,學習壓力調適技巧,增強抗壓能力。若霸凌情況持續惡化,也可考慮尋求外部的專業支援,如法律諮詢或工會協助,保障自身權益。

五、 共建職場文化:從自身做起
與同事互相支持,共同倡導尊重與包容的職場文化,能讓每個人感受到歸屬感。作為一般工作者,也可以以身作則,避免參與或默許不友善行為,並鼓勵其他人勇敢發聲。

透過以上策略,您不僅能更好地保護自己,也能為營造和諧的職場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五代同堂的職場來臨,直接考驗著管理者與職場工作者的溝通合作的方式,傳統以工作為重、以績效為主的微型管理已受到考驗。強調個人職場發展自主以及多元彈性的工作模式也更受到重視。該要如何在工作中既能夠有效達標又可在公平、共融和尊重的友善環境中創造職場歸屬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作者介紹

彭心怡

我是溫暖親切的生涯諮詢師,具備諮商心理師資格。很高興認識您!

作者其他文章

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